每日电讯-关注每日最有价值、最有看点的新闻
2021未来青年论坛在京举行 以青年创新思想赋能可持续科技
时间:2021-09-27 19:26:08  来源:京津冀网

9月23日,由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携手未来论坛共同举办的“2021未来青年论坛”在京成功举行。活动当天,北京市朝阳区委常委、副区长暴剑,中国科协战略发展部副部长吴善超,北京市人才工作局副局长刘敏华,北京市朝阳园管委会常务副主任、二级巡视员苏向东,2019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获奖人王贻芳,西湖大学副教授Thomas Cherico Wanger,未来论坛发起人兼秘书长武红,未来论坛青年理事、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院研究员王皓毅,水木投资合伙人方方,科大讯飞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江涛,创新工场执行董事、创新工场前沿科技基金总经理任博冰,顺丰科技助理CMO唐恺,以及13位来自海内外人工智能、数字经济、新能源、生命健康、量子计算、碳中和等前沿热点领域的优秀科学家、创投精英亮相活动,结合全球科技创新趋势和重点,分享前瞻性、先导性产业的洞见。国内外财智盛会常邀双语主持、《艾问iAsk》创始人艾诚主持本次活动。

作为年度重磅的青年创新科技大会,未来青年论坛每年都力求创新。值此五周年之际,论坛以“可持续科技”为主题,通过科学家主旨演讲、“共话未来产业”圆桌论坛、青年创新对话、青年创新达人秀等环节,为青年科学家与政府、投资界及企业界领军人物搭建起跨界交流平台,力促科研创新成果的落地转化,以此激发青年创新思维、提高青年创新能力、助力青年创新实践,推动科技、产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未来论坛青年理事,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院研究员王皓毅作为未来论坛代表对参会嘉宾表达了欢迎与感谢。他谈到,青年是科技的未来,青年科学家在研究的同时也需要进一步助力科学精神在全社会的普及,以良好的科学文化土壤孕育可持续的科技和良性社会发展。2021未来青年论坛为青年科学家们瞄准科学技术前沿,直面问题,交流共享搭建了桥梁。希望这次论坛能够汇聚青年科学家的力量,推动跨学科的交流启迪创新,鼓励面向未来积极探索真正实现高质量的创新,实现0到1科学和技术突破。

营造国际一流科创生态 持续推动科技创新深化合作

朝阳区委常委、副区长暴剑在致辞中表示,朝阳区作为国际化资源丰富、市场化要素齐备、商务配套成熟、科技创新土壤深厚的地区,去年在全市率先提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数字经济示范区,数字经济正朝着国际化、集聚化、场景化、高端化、便利化方向发展,呈现出发展动力强劲、政策优势明显、创新生态良好的突出特点。希望通过2021未来青年论坛,科学家、企业家和投资人能够深入交流、充分研讨,迸发出更多思想火花。

按照国务院“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大战略部署,近年来,朝阳区立足区域功能定位和国际化特色优势,聚焦以数字经济引领产业变革,并于2020年底,朝阳区中关村朝阳园顺利入围国务院第三批双创示范基地。现场,朝阳园管委会副主任余潇潇对中关村朝阳园双创示范基地建设相关工作进行了发布,就双创示范基地建设目标、任务等进行深入解读。 

人才是未来科技发展第一资源,高校院所是人才集聚区、创新策源地。活动中,朝阳园管委会常务副主任苏向东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主任汪玉、北京工业大学科学技术发展院副院长史幼骢分别签署了“综合育人基地”“产学研”战略合作协议,就平台搭建、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开展深入合作。 

为提升基层科普工作能力,推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的贯彻落实,近日,中国科协启动了2021-2025年度第一批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认定工作,北京市朝阳区被评为2021-2025年度第一批全国科普示范区。为此,朝阳区委常委、副区长暴剑与中国科协战略发展部副部长吴善超共同为朝阳区全国科普示范区揭牌,科普示范区的建设将推动朝阳区科普工作再上新台阶。

全国科普示范区和双创示范基地的建设及与高校院所的深度合作,未来必将加速原始科研技术在朝阳开花结果,为推动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未来科学大奖获奖人领衔

立足原创基础科研 驱动可持续科技

当下,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肆虐,科学的价值因此尤为凸显,尤其是原创基础科研的突破,已成为驱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变量。

本次论坛特邀2019年未来科学大奖 - 物质科学奖获奖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西湖大学副教授Thomas Cherico Wanger亲临现场,为与会者带来了海内外最前沿的科研信息及成果转化经验。

王贻芳院士以《基础科学研究与企业发展》为题,分析了当前我国基础科学研究和企业发展现状,并对我国的企业和社会力量如何支持基础科学研究,进而提高全社会的创新能力提供建设性建议。他分析指出,当前现有的企业基础科学研究总投入不足,且存在结构失衡的问题,基础科学和基础技术的供给不足,引发企业的原创研究力量薄弱,也不利于产学研的进一步结合。

基于对国内外基础科学研究的支持方式和力度的对比分析,王贻芳院士表示,应鼓励设立专注于基础科学研究的私人基金会,同时引入更加国际化的操作方式,以更加灵活的方式对基础研究给予支持。

西湖大学副教授Thomas Cherico Wanger带来题为《21世纪农业-挑战与潜在解决方案》的主旨演讲。在演讲中,Thomas Cherico Wanger探讨了“农业多样化和技术革新是21世纪可持续农业生产的关键么?”这一议题,并分享基因组编辑+农业生态学的跨学科工作,以及如何基于机器学习的生态系统监测技术,在数据驱动的农业系统中实现可持续农业生产的作用。

同时,Thomas Cherico Wanger还就“中国水稻研究平台(China Rice Network)”,进行了介绍。该平台这作为中国和国际专家共同组成的合作研究平台,由Thomas Cherico Wanger和他带领的可持续性、农业与技术实验室发起并成立,以多样化策略为切入点,在中国各地的研究基地开展工作,研究农业多样化策略对提高水稻生产的可持续性和韧性的潜力,为解决21世纪农业生产的挑战带来创新的视角和解决方案。

跨界交流蓄势向新 聚焦未来产业新引擎

未来产业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新动能。在“共话未来产业”圆桌论坛环节,《艾问iAsk》创始人艾诚,水木投资合伙人方方,科大讯飞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江涛,创新工场执行董事、创新工场前沿科技基金总经理任博冰,中国科学院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研究员王杰,顺丰科技助理CMO唐恺,医渡科技联合创始人,开心生活科技CEO徐济铭等科学界、产业界、投资界行业领袖,围绕人工智能、数字经济、新能源、生命健康等领域分享前沿成果,并就科技创新,尤其是原创基础科研成果的落地转化展开讨论。

水木投资合伙人方方介绍,作为未来论坛创始理事,六年来见证了来自民间、以奖励基础科研为宗旨的未来论坛和未来科学大奖的不断发展和成长。在谈到投资圈争相投资科学家,支持硬科技现象时,方方表示:“真正的科学家一定要有非功利性的心态,一定是以好奇心、荣誉感、信仰为支撑的,要回归到甘坐冷板凳的基础科学研究。”怀揣着好奇心和真正的荣誉感探索世界的边界,是方方对于科学精神的理解。同时,他也呼吁更多的企业、个人、家族基金会考虑拿出一部分资金或盈利,作为非营利性的长期投资用途,去支持基础研究和智库,希望全社会都加强对于基础研究的重视和投入。

科大讯飞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江涛在对话中谈到:“作为未来论坛的理事单位,科大讯飞一直坚信人类文明进步的最核心动力在于科学技术的进步,这是我们最底层的代码。科大讯飞能走到今天,把一直以来坚守的事情归纳为‘顶天立地’四个字,‘顶天’就是核心技术要瞄准全球的最高水平,要能够代表中国参与全球竞争,做最高水平的研究,‘立地’就是这个研究成果,不光是放在象牙塔里看,还必须要能够真正的造福老百姓,而且要形成大规模的产业化。同时,最主要的基础理论的突破一定是靠兴趣驱动的,做当前无用的事情;但是同时还要有一波人围绕着社会的需求,围绕着社会的重大命题怎么样去解决组织这些资源。从市场一直到源头技术的产品化,我觉得这两类人都是我们社会的宝贵财富。”

创新工场前沿科技基金总经理任博冰认为,当前到了科学家创业的最好时机,为此创新工场专门成立了前沿科技基金,用于扶持科学家创业。希望以此基金作为切入点,与未来论坛一起扶持更多科学家创业,帮助科学家在前沿的科学技术和产业化探索上面做出一些创新,同时也希望国内的科学家能够在评价体系、跨领域交流方面有更好更自由的环境。

中国科学院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研究员王杰在对话中表示:“2012年,由王中林院士发明的摩擦纳米发电机,其原理是利用摩擦起电效应和静电感应效应的耦合,把一切运动转换为电能,正在引发一场能源革命。摩擦纳米发电机的发明,不仅可以用于收集环境中的机械能作为一种分布式能源驱动各种移动电子器件,而且可用于收集海洋动能,为大规模的‘蓝色能源’提供一种全新的技术方案。虽然,从发明到现在不到10年,但已实现了4家创新企业的孵化,未来也将广泛应用于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领域。”而在谈到基础科研与产业化,王杰指出:“历史上很多重大的发明当时都被人看做无用之学,但做科学探索不能只顾眼前,一些当前看起来无用的科学技术,可能再过几年,几十年就有了用武之地。在科研成果产业化的路上,既需要科技工作者在核心科技领域实现突破,同时也需要具有长远眼光、不急功近利的企业家助力孵化,陪伴成长。”

顺丰科技助理CMO唐恺在对话中介绍,顺丰作为未来论坛的机构理事单位,一直非常积极地参与未来青年论坛。作为一家信仰技术的公司,顺丰科技在物流供应链领域积累的专利数位居行业前列,完全具备为客户提供一体化交付的能力。谈到内部基础科学技术体系的打造,唐恺表示:“顺丰科技的技术体系分为两个层面。在底层技术方面,顺丰科技通过自研等形式,深耕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核心技术能力,同时借力产学融合,通过高校合作成立实验室等方式,探索深挖前沿技术领域。在最前端的智慧管理层面,通过自建同时携手行业领先的应用集成商一同打造解决方案。未来,顺丰将以科技力量持续赋能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与发展。”

医渡科技联合创始人,开心生活科技CEO徐济铭在对话中表示:“医渡科技是一家很年轻的企业,依托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希望在医学和生命科学领域实现创新发展,未来青年论坛所涉及的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等领域,与医渡科技有很高的契合点。”谈到科技创新企业的商业化,他强调从科学技术到产品应用,再到商业化的升级,创业团队往往是十年磨一剑,要有主动长期的心态。同时,由于医疗本身就是交叉领域,涉及到政府监管、临床医疗、生物医药研发等环节,因此在探索AI与医疗的结合方面,医渡科技也做了非常高的研发投入,并将产品放在场景中做长期沉淀,只有这样才能够让产品为社会治理、医院临床科研、以及行业研发带来实实在在的价值。与此同时,医渡科技非常关注基础研究的发展,在2018年就与清华大学成立了智慧医疗的联合研究中心,与南京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医疗数据研究院携手培养医疗和大数据的跨界人才,从技术突破道人才培养,每一环都参与其中。”

青年精英创新对话 前瞻 “碳中和”之路

全球气候变化是当前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而减缓全球变暖趋势,碳中和是必经之路。为了有效组织各项社会资源达成碳中和的目标,需要系统性的研究和资本的助力,而负有社会责任且自身实力强大的研究机构及投资机构,无疑是碳中和产业链中极具前瞻性的一环。

在青年创新对话环节,艾诚担任主持,与博锐尚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窦强,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能源分析师郭豪,华兴资本财务顾问事业部首席运营官蒋一斐,碳中和研究中心总经理助理,中化环境科技管理部总经理助理、中化环境碳中和研究中心总经理助理刘超,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李望良,EDF美国环保协会副总裁,中国项目创始人、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张建宇等碳中和领域的杰出青年代表,围绕“我们离碳中和新世界,究竟还有多远?”这一议题,就碳中和基础科研成果、资本助力碳中和成果转化以及碳中和创新科技在产业中的应用等维度,展开深度探讨和交流,为构建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体系,打造碳中和创新生态圈,助力我国如期且高质量地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引领京津冀、带动全国、服务世界,贡献青年领袖们的智慧力量。

未来论坛青年理事会2021轮值联席主席,Fusion Fund创始合伙人 张璐在线上为嘉宾和观众带来寄语,她表示:“在可持续发展中,很重要的概念就是碳中和,这个概念在很多创新领域被提及,也被很多大型的企业带入到公司战略发展方向,去深入地剖析在过去经济和效益中是否对整个气候,以及整个全球持续发展造成影响。在此过程中,技术也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保证经济效益和效率提升的同时,不要去持续伤害环境,进行碳中和的探索。希望通过分享和交流,大家可以探讨更多未来实施创新的可能,同时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和高质量的资本进入到这个领域。”

博锐尚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窦强针对在建筑领域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的路径,从“光、储、直、柔”四个方面为我们做了细致深入的解释,“光”是指在建筑本身能做一些光伏发电,建筑不仅仅是用能,自己也产一点能。“储”其实是把这些电储下来,“直”是直流的转换,光伏也是直流电,很多用电都是直流电,过程当中就要先从光伏的直流转成交流,交流用电侧再转成直流,多次变化过程当中肯定有损失的,因此实现建筑的全直流,可以减少过程中的损失。“柔”指的是建筑本身用电的负荷,让它能够变得可调节,变得柔和一点。

他同时指出,在企业创业过程当中,要把碳中和的账算好。如果我们不清楚到底碳用了多少,去向什么地方,就会出现从微观上无从下手的情况。

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能源分析师郭豪表达了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热爱与责任,希望能够通过从事这份职业,在一定程度上为我们国家甚至全球的气候变化应对工作提供智慧和方案,贡献自己的力量。她也分享了目前较受瞩目的“1+N”政策体系,“1”是碳达峰、碳中和的指导意见,已经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N”是以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为首的一系列重点领域和行业政策措施和行动。她认为目前最紧迫也是最着急的一个问题是公众理念的转变。每个人都去以一个低碳的方式去生活,就可以形成一个全社会的碳减排,从而一定程度上实现温室气体排放速度的减缓。

华兴资本财务顾问事业部首席运营官蒋一斐在对话中谈到,每家投行都需要去承担社会进步和资源优化配置的责任。他分享了作为投行切实在做的几件事:第一,成立了由华兴资本最高层的领导们作为成员的ESG专委会,对整个集团的战略进行一个大方向上的思考;第二,聘请第三方服务机构,做碳中和、碳足迹的评估和咨询,希望用这样的行动,给员工、合作伙伴营造一种氛围,大家一起学习和探讨;第三,将碳中和这个概念落实到具体的业务行动当中,专门设立了碳中和的小组,去研究、去加深对行业的覆盖,发现有独特技术优势的新兴科技公司。实现碳中和需要民营企业、金融企业和国家监管机构一起去配合,既要用看得见的手,也要用看不见的手,相信市场的选择和力量,两手一起抓。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李望良介绍了我国可再生资源领域现状,以及他和团队在碳中和领域的科研工作进展。他分析指出,我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并不处于世界前列的地位,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仅为16%,要实现碳中和,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要超过50%、60%,其中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仍有较大空间。同时,他也介绍了当前的科研工作进展:“实验室正在从化工角度来利用碳资源,如利用二氧化碳生产高价值的产品,从源头的减排到末端的治理,从技术开发和攻关都与‘30-60’目标密切相关。利用分散式能源化利用的模式,通过废弃物转化,绿色分离等手段,控制污染物、颗粒物的排放。”

碳中和研究中心总经理助理,中化环境科技管理部总经理助理、中化环境碳中和研究中心总经理助理刘超介绍了企业在碳中和领域的布局。他指出,中化环境持续的聚焦工业废水、工业固废、土壤修复三大主业,同时在废气治理以及节能降碳、工程及环保业务咨询业务,为工业园区和工业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污染物防治综合解决方案。未来三到五年,将在全国全责具备较好条件和潜力发展的区域,打落地造10个左右的碳中和先行示范区,从规划、设计、建设、投资、运营等方面打造含以农业、工业全模式的综合性碳中和先行示范区。

EDF美国环保协会副总裁,中国项目创始人、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张建宇分享了他在环保治理与碳中和领域的经验与观点。他指出,在过去22年,协会协助了全球最大碳市场的启动,并加入到“一带一路”发展国际研究院,希望把 “碳达峰”、“碳中和”方面的经验,推广到“一带一路”国家,协助发展中国家应对全人类面临最大挑战。同时,他也指出,当前全球在向【2.7摄氏度的温度增长】目标进军,也就是说,我们所面对的不只是一个碳中和问题,而是面对一场气候危机的问题,大家要有危机意识,尽快加入到碳中和的变革当中。另外,最新的报告显示,要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还有一半科学技术停留在试验阶段,留给人类实现碳中和的时间窗口已经非常狭窄,需引起重视。

青年创新达人秀:云集未来“独角兽” 以黑科技赋能碳中和

综合运用各种创新手段促进并实现碳中和,对实现可持续发展、造福人类命运共同体、履行大国环保责任具有重要意义。在青年创新达人秀环节中,来自人工智能、智能数字化、新能源、量子计算等热门行业的青年科学家与青年科技创业者,将聚焦新技术对碳中和的推动作用,全面展示最新 “黑科技”及其场景应用。

博锐尚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窦强博士在《公共建筑碳中和实现路径探讨》分享中表示:公共建筑运行碳排放体量巨大,要在公共建筑领域实现碳中和共有三条路径。第一条通过全面的电气化消除建筑运行的直接碳排放;第二条实现源头的用能减量,通过降低用能需求、提升运行效率及使用调整能源结构的低碳技术,来实现源头的用能减量。如光伏建筑一体化、高效制冷机房、智慧能源监测及运行调控、智能照明系统等;第三条让建筑能够进行柔性的负荷调节,匹配风电和光电等可再生能源,实现发电侧和用电侧供需一体调节,通过三种手段实现在建筑领域的碳达峰和碳中和。

苏州易来科得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陈新虹在分享《得电芯之天下,用AI定义最优DNA》时说道:电芯在新能源领域是核心器件,想把电芯设计的好,重点在于电极的微观结构,掌握了微观的设计就掌握了电芯性能的根本。目前除了在市场做仿真工业软件以外,我们正在做的一个技术储备,就是智能自动化全新设计,我把它叫做世界首款电芯DNA编辑工具,让AI去代替仿真工程师去做模拟计算,释放高端智力资源去做更创新的事情。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技术优势,站在技术的高地上完成两个跳跃。第一个从实验室到仿真区,第二个从仿真驱动到智能设计,结合双碳的主题,意味着电芯这个器件的层次能做到三种绿色。第一种绿色是新能源的核心器件,代替燃油车等其他不环保能源的动力来源。第二种是减少了打样测试,减少了人力浪费、物料浪费、缩短了开发时间。第三种是面向可回收的设计,抬高材料被回收率。由此为新能源事业做出贡献,助力双碳达标。

碳纪智能创始人、CEO张云峰在主题分享《碳中和与制造业生产工艺优化:基于强化学习的生产工艺优化》中表示:能源的优化是结果或者是一个现象,工艺的优化才是解决能源最后一公里的本质。同时,他们现在正专注于为工业、制造业提供能源和生产工艺优化人工智能整体解决方案,该方案可面向有色冶炼核心工艺流程和汽车零配件生产核心工艺(铸造、冲压、橡胶成形、焊装等行业)提供软硬一体的端到端数据智能应用,助力制造业长期高质量发展。

玻色量子创始人、CEO文凯博士给大家介绍了量子计算的发展史,同时还谈到量子计算与“双碳”战略的关系。量子计算由1981年至今已经发展了有40年,可以分成四个阶段:分别是理论的提出和探索的阶段、通用量子算法发展阶段、近期量子算法繁荣阶段、以及量子和人工智能相结合的爆发阶段。在AI时代更需要量子计算,因为在算力、存储、带宽和容错方面的优势,使得量子计算能够未来大规模人工智能计算中大大提升性能。而量子计算的特点,可以极大的降低未来计算中心的能耗,可以给“双碳”战略以有力的助推。文凯博士最后表示,他们的愿景和使命就是用量子重新定义AI,打造量子大脑,实现算力自由。

活动当天,国内外众多学术专家、行业领袖、投资精英也参与到活动当中,聆听科学前沿、启迪创新思维、感受青年的科学热情,在“创新、创业、创投、创造”的生态氛围中,推动科学界、产业界、投资界的跨界交流与碰撞,促进北京科技创新人才的聚集,为城市产业地图的科技创新驱动发展贡献力量。

最新报道
关于每日电讯 | 投稿邮箱 | 人员招聘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Copyright 2008-2017 每日电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9055157号-1 本站法律顾问:北京市两高律师事务所 李宏宇律师
投稿热线:18610453577 客服QQ:130365007 新闻纠错13681116110 点击这里给我发送消息点击这里给我发送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