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瞿剑
值此战疫攻坚阶段,中国石油发挥其上中下游产业链一体化优势,将平时的产业链迅速转为战时“战疫链”,开足马力,全力以赴支撑物资保障,助力经济恢复。
西北化工销售:主动协调贯通“战疫链”
“这下好了,我们的口罩生产原料终于有了着落!”2月13日,兰州三叶实业公司副总经理刘艳莉在收到成都铂昊新材料有限公司发来的首批9.5吨医用口罩纺粘布、熔喷布的销售合同时,高兴地攥紧了拳头。
疫情爆发后,三叶实业紧急上马两条医用口罩和一条N95口罩生产线。为保工期,三叶在紧急订购口罩机的同时,向中国石油西北化工销售发出了采购口罩无纺布的援助需求。
西北化工销售迅速响应,利用自身渠道优势,广泛发动下游客户,多方寻访联系相关厂家。经反复协调商榷,最终锁定两条采购路线,成功供给三叶。
除三叶外,西北化工销售还与甘肃天水成纪生物药业公司、新疆现代特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达成供应熔喷布的抗疫原料保障协议,利用相同渠道为甘肃、新疆两地医用口罩的应急增产提供鼎力支持。截至2月13日,西北化工销售顺利完成前期所有贸易采购流程的商务洽谈工作,并分头签订了3方购销合同,预计2月底由道恩股份生产的口罩布聚丙烯熔喷专用料共计64吨将陆续到位。
截至目前,西北化工销售在西北地区“战疫链”的另一战线——消毒液、护目镜生产领域再传捷报:仅用半天时间,就将西安库128吨高密度聚乙烯HD5502XA中空容器料全部配送至陕西科龙塑业公司;同时牵线搭桥,协助生产消毒液的客户陕西圣奥公司从科龙公司采购包装桶,形成二者产品的有效接续。仅在两天内便将24吨HD5502XA送达新疆佳宁八四制品有限公司,用于其急需的包装容器。为克林斯曼新材料有限公司供应部分原料聚丙烯RP260产品,并派技术人员共同参与加工配方的研究试验,经5天日夜奋战,一次成功产出医用YYT1628-2019标准的防护眼镜。
旗下炼化企业全力增产:医用料生产超计划105%
中国石油旗下独山子石化、大连石化、大连西太平洋石化、宁夏石化、呼和浩特石化、兰州石化等炼化企业开足马力,全力增产口罩、防护服等紧缺医疗物资的原料。截至目前,中国石油今年已累计生产医用料9万吨,出厂近8万吨,比原计划超产105%。
聚丙烯是医用外科口罩及N95口罩的主要材料。独山子石化优先保障口罩原材料聚丙烯S2040的生产,产能已达684吨/日,超设计负荷3.6个百分点。1月25日至2月15日,独石化生产1.47万吨聚丙烯S2040,出厂1.27万吨,2月份产量将达到1.37万吨。
呼和浩特石化增产转产疫防急需的无纺布纤维料HT40-S产品,2月7日提前3天完成第一批3000吨生产任务,2月10日全部发往山东、河北等地;2月11日又新增7800吨生产计划。2月份,呼石化计划生产无纺布纤维料HT40-S产品1.08万吨,是原计划的7.2倍。
兰州石化紧急转产高融纤维聚丙烯S900,全力支持下游企业生产医用口罩和防护服。截至2月15日,兰州石化已生产3783吨高融纤维聚丙烯S900,向华南、华东地区发运3368吨。
宁夏石化聚丙烯装置转产半个月来,已生产作为口罩等抗疫卫材用料的高端聚丙烯NX40S产品3588吨,预计2月份生产7000吨,超出往年同期产量的3倍。
大连西太全力生产口罩和防护衣的原料聚丙烯Z30S。在2月13日调增医用料月生产计划1000吨后,聚丙烯Z30S产量由之前的11.5吨/小时提升到最大负荷的13.5吨/小时,月增产1440吨。1月初至2月16日,公司已生产聚丙烯Z30S原料1万吨。
福建销售:5项举措主动对接,全时供油
中国石油福建销售主动与全省重点项目、防疫重点单位、民生企业、物流公司对接,了解企业复工安排,对接用油需求。莆田分公司根据政府防疫保障工作需求,积极对接100多家蔬菜种植企业、运输公司,全力确保油品供应。泉州分公司利用自身资源优势,最大限度调配防控物资,向市传染病防治医院捐赠3000余份应急物资。
福建销售在全省7个地市开展“免费加油,助力战疫”行动,为29家医疗单位的救护车提供免费加油服务,全力满足疫情防控需求。
送油上门。按“外防输入、内防扩散”要求,抗疫期间,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当天下单,当天配送”的专业油罐车配送业务。小油罐车直接进厂、进工地、进物流园,不仅解决企业用油不便,也减少企业因使用外部车辆和人员而带来的输入性风险。截至2月15日,全省各地共直配成品油623吨。
全时供油,随时满足客户需要。全省471座运营油站全部开通防疫加油绿色通道,全面保障群众日常出行和疫情防控的用油供应。各地市还开通24小时销售热线,任何企业有购油需要,可全天候随时办理。
线上订货线下配送。各地加油站根据周边社区实行封闭式管理的实际困难,结合属地情况及周边居民特点,积极开展线上订货并送货服务,统一为社区隔离居民代购米面油、牛奶和矿泉水等生活物资。